电容式液位计的优缺点分析
河南长润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12/17 11:34:39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电容式液位计是采用测量电容的变化来测量液面的高低的。它是一根金属棒插入盛液容器内,金属棒作为电容的一个极,容器壁作为电容的另一极。两电极间的介质即为液体及其上面的气体。由于液体的介电常数ε1和液面上的介电常数ε2不同,比如:ε1>ε2,则当液位升高时,两电极间总的介电常数值随之加大因而电容量增大。反之当液位下降,ε值减小,电容量也减小。
所以,可通过两电极间的电容量的变化来测量液位的高低。电容式液位计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两种介电常数的差值,而且,只有ε1和ε2的恒定才能保证液位测量准确,因被测介质具有导电性,所以金属棒电极都有绝缘层覆盖。体积小,容易实现远传和调节,适用于具有腐蚀性和高压的介质的液位测量。
电容式液位计的优缺点
电容式液位计是根据电容的变化来实现液位高度测量的液位仪表,主要构件包括容式物位传感器和检测电容的线路。在测量时是将一根金属棒探入被测量容器的溶液中,将金属棒作为电容的一极,将容器壁作为电容的另一极。
在工作时,两个电极之间分别处于两种介质之中,而这两种介质的介电常数肯定是不同的,液体的介电常数ε1和气体的介电常数ε2之间存在一个差,这样同一段距离中ε1与ε2的比例不同,加和的结果也不同。
测量时,加设ε1>ε2,那么当液位升高时,ε1占据的比例增大而ε2占据的比例减小,两个电极之间的总的介电常数值也就会随之增大,而电容量也就会相应增加,通过对电容量增加值的测算就可以得到液位高度值。
电容式液位计的测量主要就是依赖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变化,也就是说电容式液位计的灵敏度是取决于两个介质,气体、和液体的介电常数的差值。测量需保证两个介质的介电常数保持一致,否则介电常数的变化会直接导致误差的产生。
电容式液位计的金属棒电极都覆盖有绝缘层,这样可以避免因被测量介质具有导电性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和安全隐患。电容式液位计的体积较小,适用于一些高压介质的液位测量。还具有远传和调节的配套功能。